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现今科技如此发达 为啥火炮开炮还要拽绳子 是落后还是先进

你可能会认为这种通过拉绳子来发射炮弹的方式,只有在古代或者早些年才能见到,但即便是现在,这种发射方式也很常见,如今科技如此发达,为何还要执着于这种老旧的方式,不使用自动化的电子装置呢?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所使用的大炮其实都是放大版的火铳,这种大炮说白了就是一种前膛炮,它的炮管尾部是封闭的,而装填炮弹以及火的过程都是在炮口处完成的。不过它的发火门都被设置在尾部,人们会在这里放上一个放火绳,并将其埋在经过压实的火当中。当需要发射火炮时,人们会将炮膛装好炮弹,再瞄准目标,最后再把那根放火绳点燃,等火苗烧到炮膛里面的炸处时,会产生巨大热量,被挤压的空气会将炮弹瞬间轰出去。这是绳子在古代炮弹中最常见的作用。但是在近现代,滑膛炮和线膛炮被陆续发明出来,古代的那种前膛炮就已经很少见了,所以用绳子来点燃火炮的方式也越来越少。那为什么在前面我们还说这种拉绳子的发射方式在现在也很常见呢?要注意我们说的是“拉绳子”,也就是说,现代经常见到的士兵拉着一根绳子并不是为了要将其点燃,而是要利用它把炮弹发射出去。如今这种方式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的军事武器十分先进的国家,依然保持着这项习惯。其实这种在开炮时扯拽绳子的方式叫做牵引发射,也叫点击发开火。这是要先将由软钢制作而成的炮弹壳和炮弹集成到一起,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放大版的子弹。炮弹就被安装在这个“大号子弹”的前部,在其后部则装有软钢或黄铜制造而成的炮弹壳,炮弹壳里面有一些发射。在它的底部有个单独的底火,这也和子弹类似。在挡火炮后管的装置系统中间,有一个撞针,它才是士兵们在发射炮弹前需要拉绳子时所涉及到的关键因素。在发射火炮之前,士兵需要先将撞针回紧,等开火装置释放之后,就可以用撞针来撞击炮弹发射的底火,这样一来,发射炮弹的过程就完成了。而那根绳子就是用来拉扯撞针的,绳子的一头和撞针连接在一起,另一头则由人工来进行拖拽。那么既然这一步骤需要人工来完成,显然没有用电子装置更为自动化,为何到现在这种方式还如此受欢迎呢?首先,它的最大优点在于成本非常低,只需要安装一根绳子即可,试想一下,还有什么装置会比一根绳子的成本更低呢?不管是什么遥控系统,还是其他电子设备,成本必然是要比绳子高出不少的。其次由于大炮的质量都是相当重的,如果在行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十分颠簸的道路,火炮上所安装的设备就容易损坏,出现失灵的现象,不比绳子稳妥。也就是说,用绳子来发射,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再加上炮弹的后坐力非常大,如果使用其他电子设备来进行发射,需要靠近火炮来进行操作,那么巨大的后坐力就非常容易伤到士兵。相反如果使用绳子,我们就可以将绳子拉得长一些,这样一来,士兵就可以在距离火炮比较远的地方进行操作,不容易受伤,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成熟,操作起来又方便又快捷,为何不用它呢?另外,这一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士兵们早已习惯这一操作方式,会觉得这种将发射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式更为稳妥,如果突然换掉,他们也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种方法本身没什么坏处,何必又多此一举换掉它呢?一般情况下,发射这一类的大炮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便是前面我们所说到的牵引发射,也就是点击发开火。而另一种则是给单独的炮弹加装发射包。这种发射方式主要针对于大口径火炮,因为对于口径能够达到15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它的发射与炮弹本身互相分开的,之所以会将二者分开,则主要是因为其口径大、重量大,要想单纯用人力来搬动,是非常困难的。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大口径的火炮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发射并不是发射筒,而一个发射包。这种发射包呈扁圆柱形,外表看起来像一个压紧的棉花包,里面主要填装的是一些无yan硝化棉。我们前面说到的牵引发射,是需要单独的底火的,而这种发射方式则只需要在将发射包以及炮弹都填充完毕之后,再在挡火炮后边装置系统中的激发孔中安装一个底火,就能够将发射包引爆,从而完成发射的整个过程。不过不论大炮使用的是这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发射方式,在其之上都会安装一套基本的击发机构与释放手柄,这种装置其实就相当于手枪上的板机,只需要将其拉动,便可把炮弹发射出去。所以不论是哪种方式,人们都会在手柄上栓一根绳子,当需要发射炮弹时,士兵会走到几十米外的较远处进行操作。这样做除了能够防止发生意外,给士兵的身体带来伤害之外,还能很大程度上保护他们的听力,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也正是因此,这种既不需要高成本又方便操作,还具备很高安全性的绳子,才会至今都非常受欢迎。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