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资产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怎么理解
资产就是资金的去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是资金的来源,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王三自己的钱和银行贷款就是资金的来源,房子就是资金的去向。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个公式的左边是实物部分,右边是虚拟的部分,我们只看到了王三的房子,我们看不到这个房子哪个部分是王三自己的钱买的,哪个部分是银行贷款买的。而这个公式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从会计要素角度来说明三者关系的会计恒等式。
这样,在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也同步增加,使公式两边的资产和负债加权益的等式没有破坏。如果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没有增加,那么购买材料的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如果使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就不是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而是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资产增加的同时货币资金减少)。如果是这样,也没有破坏上述会计等式。
再如,用货币资金投资,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银行存款是资产类,实收资本是权益类,也是等式两边同步增加,会计等式成立。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作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反映。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会计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什么的理论基础?
会计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会计恒等式数量关系:
该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指的是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控制或拥有的,预计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
负债:指的是由企业过去事项或交易形成,预计会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义务。
所有者权益:指的是企业资产扣掉负债后,由使用者享有的权益。包括:使用者投入的资本、损失和利得,留存收益等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表示:
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拓展资料
净资产(Net asset)是属企业所有,并可以自由支配的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或者权益资本。企业的净资产(net asset value),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溢价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之中创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
参考资料:净资产_百度百科
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比如,负债等
综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是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持续经营:
会计还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会计主体是持续经营的,这样,投出的钱赚回来,债务才能还清,最后才能有钱赚。
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什么意思 快来这里看具体介绍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是会计恒等式。
为什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从会计要素角度来说明三者关系的会计恒等式。
这样,在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也同步增加,使公式两边的资产和负债加权益的等式没有破坏。如果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没有增加,那么购买材料的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如果使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就不是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而是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资产增加的同时货币资金减少)。如果是这样,也没有破坏上述会计等式。
再如,用货币资金投资,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银行存款是资产类,实收资本是权益类,也是等式两边同步增加,会计等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