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沈万三的墓在哪片水域 (沈万三的墓在那里 沈万三墓在哪里)

无锡十大姓氏排名?

无锡,作为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先秦时期,无锡姓氏为数不多,从夏代到春秋,姓和氏都为奴隶主贵族所专有。吴泰伯来梅里定居,其后裔以吴国为姓,又因周武王封周章为吴王,其后裔以周为姓,吴、周为无锡最早姓氏。

01吴氏

吴氏为无锡最早的姓氏。商末,姬姓泰伯定居梅里,立国勾吴,其后裔即以吴为姓。太伯墓,就位于市东三十里的鸿山。在众多姓氏中,仅吴姓产生于吴地,即产生于无锡。而其他姓氏皆来自于外地。

沈万三墓在哪里(沈万三的墓在那里)

02周氏

无锡自吴泰伯后代周章少子斌封于安阳山为侯,始有周姓。秦始皇时,江南大族远遁,周氏逃至福建,汉以后分徙河南、湖南等地。南宋由道州(今湖南道县等地)迁无锡。后有各支迁无锡。

03顾氏

无锡的顾姓,有一波是越王之后,是正宗的无锡望族,晋朝以顾恺之而出名。宋建炎二年(1128年),苏州顾姓迁无锡胶山上乡舍里。

04陆氏

出于齐国,世代为吴地望族。汉大夫陆端在无锡阳山采石作砻臼,由此置陆墟市(陆区桥),后代繁衍不断。唐代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后裔迁居无锡陶墅。吴塘陆氏于宋代始出现,西漳陆氏于元代始出现,此两支为无锡陆氏最盛,后代分支繁衍约近200支,分布城乡。

05胡氏

安镇胡氏,是西凉李嵩、李渊之后,唐末迁居安徽婺源改姓胡,清代迁居无锡。

06孙氏

三国孙吴时,有孙氏来锡。唐咸通五年(864年),有孙氏从浙江迁居锡山附近。北宋时,无锡有进士孙近、孙达等。石塘湾孙氏为最著名,世代为无锡望族。另有孙氏于清康熙时从安徽休宁迁无锡,为新安乡望族。

07司马氏

北宋司马光后代于南宋居无锡,并分居鸿声乡北沙,“马”姓即“司马”

08侯氏

明清时期无锡侯先春家族亦为江东望族。无锡侯氏一世祖侯德宗,元朝高士,隐居无锡城东隅。传至八世祖侯先春,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进士及第,授太常寺博士。历官至南京户部主事等。后世代官宦,本族名人有侯世美、侯世项、侯鼎铉、侯曦、侯陈龄、侯可仪。

09赵氏

江阴赵氏始祖赵士鹏(宋太宗赵炅后代)后裔赵文常于明成化年间定居无锡朱公桥。

10高氏

东汉无锡有高彪、高岱闻于世,明代无锡有高攀龙。无锡堰桥(古称高鲁堰)高氏为高彪、高岱后代。

无锡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了解无锡的姓氏分布就要弄清无锡大部分姓氏的分布和结构

无锡本土的土著大姓是顾,唐,华等,典型的南方大姓,比如沈万三的沈姓,从商朝就在此立国的吴姓,陆逊的陆姓,等等,都在无锡的分布最多,基本全国密度最高。

最早的时候无锡是以吴姓为主的,周朝灭商以后,封周章为吴国国君,随后其后裔有都以周为姓。

到了汉朝时期,民族迁徙加快,人口进来的是比较多的,这个时期王姓就进来了好几支,比如王羲之。之后王羲之的后代又几次从中原迁移到无锡,王姓在无锡逐渐的壮大。

据查阅1995年的县志,八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整理过无锡市区身份证所依据的单姓姓氏有784个,复姓23个。王,张,陈三个姓的人口最多,按人数多少排序是。。王,张,陈,周,朱,徐,吴,李,杨,刘。

刘王張李朱陈毛周唐尹

周庄旅游要玩多久?

建议游玩:1-2天

中国第一水乡古镇,处在上海、苏州、杭州的中心位置,距苏州52公里。 周庄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 周庄的水道有的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上船。周庄的古桥比较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无疑就是“双桥”,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在这听一首昆曲,尝一回阿婆茶更是别有韵味。 从高处俯瞰周庄,湖水恰将周庄环抱入怀。湖水潺缓,虽没有河流的湍急、大海的善变,却有它独特的味道。偶尔湖上划来一支橹船,摇橹人有力的臂膀、橹船发出的节奏分明的吱吱声与湖水交织成一曲动静互融的恋曲,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成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总让人有一种安宁和平的感觉,让人随便想想些什么就想到什么,让人散开心中的积郁。

到达与离开:周庄本身面积很小,没有属于自己的机场可以直达。 同时,到达周庄一般会选择乘坐火车或者大巴先到达上海、苏州、昆山、南京,然后转乘旅游专线或者是班车,十分便捷。 到达周庄也可以选择自驾的方式。 周庄内部交通相对便捷,有游船可以乘坐。

景区类型:古镇最佳季节:四季皆宜,但最好不要节假日去,节假日人流如潮,会影响到领略古镇水乡的宁静秀美。如果夜宿周庄,一定不要错过周庄的黄昏和清晨,小桥流水,那时的周庄呈现给人的是更古朴、真实的美。来一碗阿婆茶,听上一曲昆曲更是惬意。

门票(截止2015年7月):100.00元 夜游周庄:80.00元 Tips: 1. 周庄门票含张厅、沈厅、全福寺、古戏台、逸飞之家、南湖秋月园、迷楼、沈万三故居、叶楚伧故居、沈万三水墓、文化街、澄虚道院、蚬江渔唱渔业馆、天富博物馆、周庄博物馆15个景点。 2. 留宿周庄的游客,请到售票处旁边的拍照点进行免费拍照,门票有效期将延长3天。 3. 夜游票仅限取票当天16:00点后入园游玩,只含张厅、沈厅。开放时间:08 00

周庄沈厅主人是谁?

沈万三

沈万三(1306年-1394年),本名沈富,字仲荣,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首富。

1306年沈万三出生于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元朝末年,沈万三随父移居周庄镇,以躬耕农业发家,并得到富室陆德源赏识,赠予巨资。此后,沈万三出海通番,进行海外贸易,很快成为江南第一豪富。随后,在银子浜设私塾兴教育,苏州玄妙观建观前街,出资建长城、修首都。但因朱元璋猜忌被发配云南。流放期间,他在茶马古道再次经商致富。1393逝于平越,葬于福泉山,后世迁葬于周庄银子浜。

民间传言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故台湾台北市关渡宫财神洞尊称其为万山财神,新北市石门区代天府圣明宫北海发财庙尊其为十路财神之一的“招财王”。

史学界对沈万三其人及其经历存在争议。有研究者认为,“万三”这一称谓,并不限于某一个特定人物,而姓“沈”的“万三”者,并非实名,可以是“沈万三”家族中的任何人,也可以指“沈万三”家族中的后裔。

沈万三

苏州市的周庄沈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江南巨富——沈万三的宅邸,说起巨富沈万三,那可是能够写几本书的传奇人物。沈万三原名沈富,少年时期跟随父亲从现在的浙江省湖州市迁徙到如今的江苏省苏州市的周庄,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南市街上,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

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分布在100米长的中轴线两侧,占地2000多平方米。沈厅,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

沈厅为明代江南巨富沈万三后裔沈本仁所建,完成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原名“敬业堂”,清末改称“松茂堂”。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元末明初商人,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财富,遂成江南第一富豪。

沈厅,为江南民居之最,是“七进五门楼”,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进是前部,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进是沈厅的中部,是接待宾客的地方。第五、六、七进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总之,归纳为:“前厅后堂”。

朱元璋和沈万三是什么关系?

沈万三富得连朱元璋都眼红;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击后,又很快衰落了。 第一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后。据《周庄镇志》记载,“《明史。马后传》洪武时,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稿军,帝忍曰: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日,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戌云南。”

除沈万三充军云南之外,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万三除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外。还以龙角贡献,并献有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土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庑、酒楼等。这次打击不仅使沈家失去了沈万三这个当家人;而且富气也减去了大半,可谓人财两空。不仅如此,沈万三当时被捕时,周庄镇上株连甚多,有尽诛周庄居者之说。幸亏镇人徐民望不避斧钺,台御状至京城:才救下周庄全镇老小。 第二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户役故,缧*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周庄镇志卷三。冢墓)。这次沈万三子沈旺的两个儿子沈至、沈庄(伯熙)又为田赋坐了牢,伯熙当年就死在牢中,后移葬于周庄杏村。这样,从根本上动摇了沈家的基业。

第三次汀击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奏学文与蓝玉通谋,诏捕严讯,诛连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学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周庄镇志》卷六·杂记),这次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杀头,没收田地,可谓是满门抄斩了。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急剧地衰落了。“沈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沉重的打击,只能家破人亡。

一则故事:在元朝末年,沈万三做生意路过安徽宿州,偶遇马皇后,被其善良所感动,当时安徽宿州极其贫困,沈万三为讨其开心,开仓放粮。两人相处一年之久。马氏处处和沈万三以兄妹相称,沈万三回苏州以后因生意耽搁久久没有寻找马氏。约三年之久。沈万三再次寻找马氏,可沈万三寻至安徽毫州,多方大听,知道马氏为当时红巾军首领郭子兴义女,也嫁给了当时小将朱元璋。沈万三大悲。会苏州见张士诚已攻下苏州,为讨其欢心,捐军饷三万余两。张士诚大喜,为沈万三树碑立传。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应天,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今苏州),因沈万三资助过张士诚,朱元璋大怒。马氏念及旧情,偷偷告诉沈万三远走。沈万三不忿,醉酒向马氏倾吐相思之情,恰巧被朱元璋身边的刘基看见。

刘基用计让朱元璋知道此事,可是此事兹事体大,朱元璋隐忍不发,沈万三为了逃避捐响张士诚之责,于朱元璋对半筑城,因沈万三建造质量比朱元璋的好,朱元璋不快,沈万三不解其意,要替朱元璋犒赏三军,朱元璋终于大怒: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沈万三被捕入狱,择日问堑。

周庄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1.迷楼 迷楼初为酒肆,大概文人与酒自古不相离,后来不同时期的文人多有到访,类似兰亭因《兰亭集序》出名一般,这里也因为诗集《迷楼》而被后人纪念。迷楼初为酒肆,大概文人与酒自古不相离,后来不同时期的文人多有到访,类似兰亭因《兰亭集序》出名一般,这里也因为诗集《迷楼》而被后人纪念。

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央。酒不醉人人自醉,风光宜人还迷人

2.蚬江渔唱

白蚬江长十余里,横亘于周庄镇西侧,周庄既是水镇,离不开水,离不开渔,当然就少不了渔人、渔具,少不了渔水相依的历史和故事。

3.周庄博物馆 有机会先游博物馆,因为在这里有周庄的历史,周庄的民俗,近代名人的作品和生活用具的展示能让人更全面的了解周庄。

沈万三墓在哪里(沈万三的墓在那里)

4.逸飞之家 1984年,周庄898岁,陈逸飞先生20岁,当时光穿越,让他们相聚,就有了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连同着周庄开始闻名于世。2005年,陈逸飞先生逝世后,一座明代庭院内开始记载他的生平,展览他的画作,纪念他与周庄的相知,这就是“逸飞之家”。

5.张厅 张厅是周庄古镇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原名怡顺堂,相传为徐达之弟徐逵后裔所建,清初转让给张氏,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

6.南湖秋月园 南湖据说还和成语莼鲈之思有渊源,由于到达古镇的当天晚上选择了去看“四季周庄”演出,错过了夕阳斜照与掌灯夜景的欣赏,第二日早早起床,却只是多云的天气,沿着湖中的长廊走了一段后就独自返回了,想想清明节的周庄桥头和临水街道上攒动的人头,而这里清风拂面,杨柳依依,总会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7.沈厅 沈厅是沈万三后裔建成,共分七进五门楼,仅主厅就有170多平,建筑布局相当具有大户人家的派头,很多人对沈万三这个名字熟悉又陌生,来此参观,多半是想了解这个传奇人物的生平。节假日会有各地组织前来的旅游团,蹭一下导游的讲解,会让整个沈厅游更有趣味。

8.三毛茶楼 如果你喜欢三毛,也读过她的作品,不妨路过三毛茶楼时,进去品一杯清茶,睹一段相思,周庄已经逐渐变得商业化,三毛茶楼却难得的静谧,清雅,少被打扰。

9.万三黄酒坊(源丰顺) 条条小河流淌着周庄古老的神话,座座古桥讲述着周庄的传奇故事。据说当年沈万三常以自家酿造的黄酒招待贵宾,宴请亲友,此酒味美无不被人称颂。万三黄酒颇有历史,只是如果不确定真假,一定不要在普通的商店里购买,源丰顺就是一个酒坊,现在依然有正在酿制的黄酒,早晨进坊参观,人不算多,所以有幸品尝了一盅。

10.怪楼 怪楼是周庄古镇内的娱乐场馆,不包含在古镇门票内,需要另外收费30元/人。类似的场景其实并不是独有,所以路过了也只是随手拍了两张照片。

11.古戏台 昆山本是昆曲的发源地,周庄既有古戏台就不能不来感受,清明节期间只有每天上午有演出,第一场是10:30。无奈返程时间与开演时间冲突,这也是此行的最大遗憾。

12.云海塔 云海塔在古镇景区外,位于周庄客运站到古牌楼景区售票口之间,如果步行,赶上好天气,随手拍下应该就是封面。

实用信息

沈万三墓在哪里(沈万三的墓在那里)

交通

上海站--昆山南站:

高铁单程20分钟左右,每一天有很多班次,注意上海和昆山的起止车站。

昆山南站--周庄客运站:

选择1:公交133路,单程1个小时左右,票价¥6.00,半个小时一班,一般提前几分钟就会发车。高铁站出站口右手边步行两分钟坐133路公交,终点在周庄汽车站。133路虽然是公交车,但是途径只有可数的几站,并且路况还不错,所以时间上倒是并没有耽搁的感觉。

选择2:网上还有种方案是昆山客运南站坐旅游巴士去周庄,如果坐客车到昆山南的朋友可以就近选择这个线路。

周庄客运站--周庄古镇景区:

情况1:预定了古镇内或者周边的酒店,一般老板都会去开车接送,当然需要你订了酒店后跟老板主动联系说明一下。

情况2:没有预定酒店,如果不是携带太多笨重的行李的话,建议无需坐门口的私营车,走路15分钟就能到达景区门口,途径周庄大桥和云海塔,赶上天气好的时候,远眺白蚬湖,随手一拍,应该也是美景

关于门票

周庄古镇非营业时间晚八点至早七点确实没有工作人员,并且检票口的围栏并没有人为关闭,所以这个时间选择进景区首先并不是逃票,而是真的不需要票。关于到底需不需要买票,建议配合行程安排决定,不过古镇内几个大点的景区需要持票进入,如博物馆、沈厅、张厅等。

周庄古镇不太大,但是事江南风景得典型,面积大概 0.47平方公里

购买门票100元,景点有:

张厅、沈厅、全福寺、古戏台、逸飞之家、

南湖秋月园、迷楼、沈万三故居、

叶楚伧故居、沈万三水墓、文化街、

澄虚道院、蚬江渔唱渔业馆、

天富博物馆、周庄博物馆 怪楼

目前还添加了陈逸飞纪念馆等景点

还有免费的财神居、各种特色的古桥。

著名的是双桥(石拱桥——世德桥、石梁桥——永安桥)和富安桥、全镇近千户民居,明清和民国初期的建筑仍保存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及60余个砖雕门楼。

周庄是我们慕名而去最后悔的景区。

只记得有个卤猪脚很有名但没去尝。

周庄著名的旅游景点: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另外,周庄古镇的外围有一个生命奥秘博物馆很值得一去。

周庄古镇的生活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有近800户居民住在里面,其中将近60%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1、 周庄舫

周庄舫是一艘古朴优雅的固定式画舫,泊于周庄云海度假村内的白蚬湖畔。这里湖水清澈,波浪拍岸,垂柳依依,曲廊亭台,环境幽静,穿过“云海阁”,走过木质栈桥,就上了周庄舫。它为2001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而建,长49.71米,宽15.68米,钢质船体,楼屋房宇,飞檐翘角,雕花漏窗,古色古香,宛如水上粉墙黛瓦的江南人家。

2、澄虚道院

澄虚道院是周庄一带有名的道观,它是一个道教圣地,道教始创于东汉,由张陵创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澄虚道院始建于宋代元祐年间,已有900多年历史,原名“圣堂”,是吴江澄虚人士来此捐建,故名澄虚道院,非常不幸,由于年久失修,道院已有所破坏,1994年周庄政府出资重修,又重现了当年的面貌。

3、财神居

财神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是一处拓展和延伸周庄景点的重要人文景观。故居充分体现了“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文化”和“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 的有机结合。

4、双桥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 年)两桥皆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又由里人捐资重建。1957年永安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5、沈厅

沈厅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占地29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共有大小房屋100余间。

沈厅的备弄两边上有一些铜板画主要是介绍沈万三的生平事迹,他是如何经商致富,然后遭到朱元璋的迫害,最后被发配充军的全过程,这些铜画增加了周庄旅游的文化底蕴。

沈厅在十年浩劫中遭受严重破坏。自1983年以后,开始沈厅的修复工程,先后修复了松茂堂、茶厅和大堂楼,开通了走马楼,后厅屋也已与波光粼粼的银子浜沟通。经过修缮的沈厅,恢复了清代建筑的风貌,成为受人欢迎的景点。

6、张厅

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厅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后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

一般在中国的古代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往往都是以建筑群出现的,不是主体高耸,而是平面展开,讲究对称,由此组成一个个院落,这些院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通相联的,张厅也是这样一个特色,是典型的“天井院”住宅。

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特色,这在当时是相当气派的。

7、富安桥

富安桥,建于元代1355年,也是镇上最古老的一座桥。位于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传桥旁有总管庙,所以它原名总管桥,据说这座桥是由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出资修缮的,因他不愿重蹈哥哥发配充军,客死异乡的覆辙,主动为乡里修桥铺路,将桥名改其富安桥是说富了之后要求安康安定的生活。

这座桥的特点是,桥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座楼房,而且楼房一、二楼之间是没有楼梯的,必须走到外面桥阶上绕上去,专家们把这样格局称为桥楼建筑。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说:封建年代桥楼建筑在江南一带是很多见的,但象今天周庄保存的这样完整的四个桥楼已经是绝无仅有了。

8、迷楼

迷楼依桥傍水始建于清末,明崇祯年间的建筑。小楼原来是当地一家小酒店,叫“德记酒店”,母女俩相依为命而开设,因当时地处偏僻,小楼又很破旧,所以平时生意也很清淡。

1909,中国第一个进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虎丘张公祠成立,主要发起人是爱国诗人柳亚子、陈去病等,诗社起名“南社”主要是对抗当时的“北廷”,写大量的爱国诗篇,宣传新文化,用笔杆代替枪杆来抨击时政,因南社其中有一部分有周庄籍人,象沈体兰、柳率初、费公直等,所以其他南社成员也经常来往于周庄。

9、周庄博物馆

博物馆原为清末民国初期一朱姓人家住宅,解放后为镇政府办公之处,90年代中期修缮,整理后作为景点开放。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馆内主要展示了民间的生活用具、农具等,还有当地出土的一些中国有名的黑皮陶器。

10、全福讲寺(门票单独收取)

南湖园全福寺,这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寺庙,分为三个部门,东西两个为花园,分别是为了纪念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和西晋文学家张季鹰而建,中间即是全福讲寺。

全福寺始建于宋代,已有900多年历史原是宋元佑年间的周迪功廊舍宅为寺的,后经历代不断扩建,香火旺盛,成为江南一带的名寺,但,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寺庙被毁,被迫改作粮仓,这可以说是周庄的一大憾事。

今天我们看到的全福寺是1995年重新修建的并从原来的白蚬湖畔移址在现今的南湖畔,整个寺庙分为山门、指归阁、大雄宝殿、藏经楼四个部分。众所周知,寺庙一般建在山上,为了远离尘世,有一个清修的地方,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寺庙却是建在水上的,体现了水乡的特色,所以被誉为“水中佛国”,寺内牌楼上就有这四个字,是由原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吉祥三宝是指哪三宝?

西藏吉祥三宝是:绿松石、红珊瑚、天珠。

1、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

2、红珊瑚:属有机宝石,色泽喜人,质地莹润,生长于远离人类的100至2000米的深海中。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中亦被列为七宝之一,自古即被视为富贵祥瑞之物。

3、天珠,汉语译为“斯”或“瑟”,又称“天降石”。在《藏汉大辞典》里天珠的解释为:“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最早的天珠为象雄天珠,象雄天珠诞生于古代横跨中亚及青藏高原最强大的文明古国-古象雄王国,它是雍仲本教的圣物,是藏族七宝之首”。

吉祥三宝指的是:塔黄、雪莲、红景天三种植物。它们生长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地区,因其具有很高的用价值且都是名副其实的天材地宝,所以藏区人民认为它们能带来吉祥,才有了吉祥三宝的名字。

而三宝中更是以塔黄为首,号称一辈子只开一次花,所以尤为珍贵。

吉祥三宝指的三宝是宝相莲花、聚宝盆、摇钱树。

1.吉祥第一宝:宝相莲花。宝相莲花来自佛教,也叫宝相花,宝仙花。这种花在唐朝时极为盛行,其花形似荷花又有牡丹的特征,在放射状的盛开的结构外,宝相花花芯和花瓣基部常做成圆珠状,仿佛一颗颗的珠宝。此花寓意极好,有“仙”“宝”之意,又有一种雍容华贵的大气,因而宝相花的花纹也经常出现在瓷器,铁器,石刻等多个领域。是代表吉祥的第一宝。

2.吉祥第二宝:聚宝盆。传说一代首富沈万三因救几只青蛙而偶得此宝,将银两放入其中,则银钱满贯,放入金子亦然,沈万三由此发家。而聚宝盆也从此成为了巨大财富的象征。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很多人制作出了各种材质的聚宝盆,以期财运昌盛。

3.吉祥第三宝:摇钱树。摇钱树并非只是传说,它广泛的发现于东汉的一些古墓当中,但是在三国时期锐减,甚至消失。它是一种陶制或者石雕的基座(摇钱树座)和插于树座的青铜树。汉青铜摇钱树,它被安置在墓中,据说是有辟邪之用,而树上悬挂铜钱,也有庇佑子孙,保其衣食无忧之意。现代对摇钱树的解释,主要就是财富含义。

中国四大墓?

秦始皇,武则天,成吉思汗,沈万三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