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天,往年第11号台风“摩羯”重创海南。据初步预算,给海南省形成的经济损失远超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成为自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期间长达64小时,凸显了其意外弱小的能量和稳固性。“摩羯”为何能展现如此惊人的强度?后续如何开展?哪些次生灾祸须要防范?9月8日,记者就上述疑问采访了中央气候台关系专家。
四次登陆与门路偏西无关
自9月2日以来,“摩羯”先后登陆菲律宾吕宋岛,我国海南省文昌市、广东省徐闻县以及越南广宁省。台风为何会4次登陆?
中央气候台首席预告员张玲引见,关键要素是台风“摩羯”自生成后,走向以偏西行为主,偏北的角度较小,造成其门路会穿过我国海岸线及多个沿海地域的岛屿或国度。她说:“当下已进入9月,偏北风在此时开局增强,这在必定水平上‘压抑’了‘摩羯’向北移动的幅度,造成其登陆次数较多。”
那么,“摩羯”为何能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64小时?张玲示意,这关键归因于季风生动等内部环境的叠加效应。目前,南海季风十分生动,维持了一条物品向赤道辐合带,为“摩羯”提供了能量维持的无利条件。特意是在9月4日,“摩羯”西侧的孟加拉湾和其东侧日本以南洋面上均存在热带低涡系统,这两个系统将“摩羯”夹在两边,并为其注入了少量水汽,促使其得以开展弱小。
另外,9月以来,南半球的冷空气优惠频繁,造成越赤道气流继续增强,也助力了“摩羯”强度的维持。“越赤道气流是指南半球的气流越过赤道,向北半球保送的环节。这种气流的增强,携带了少量水汽,为‘摩羯’的强度维持提供了短缺的能量。”张玲解释说。
不只如此,9月3日开局,北边弱冷空气逐渐南下,刚巧赶上“摩羯”进入南海后,获取了北边弱冷空气的助力。“弱冷空气从台风的北侧进入低层,增强了‘摩羯’北侧低层向台风核心的流入,从而造成台风眼区左近垂直静止的增强,使其开展得愈加迅速。这对‘摩羯’强度开展来说又添了一把火。”张玲说。
此外,南亚低压的南界较为靠北,“摩羯”北侧的偏东急流较弱,为“摩羯”营建了一个垂直切变较小的环境场,使其在垂直方向上能坚持直立,亦无利于其稳固开展。而且,“摩羯”的上层出流条件也很好,使其垂直方向下台风次级环流继续增强,这也是其能长期间维持超强台风级的关键要素之一。
张玲示意,这一系列条件叠加在一同较为少见,促进了“摩羯”刷新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的纪录。
剩余环流影响仍无法小觑
截至9月8日,“摩羯”已抵达越南敌对省境内,但其对我国依然有影响。中央气候台预告,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受“摩羯”剩余环流影响,仍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累计降水量雨量将达200毫米至300毫米。
对此,中央气候台首席预告员张涛解释,台风自身是陆地水汽的汇合体,当它登陆削弱后只是风变弱了,然而陆地保送水汽的通道仍存在。继续的水汽保送到陆地,遇到地形抬升或许触发强对流系统,依然会发生强降水,有时会形成相当于台风自身甚至逾越台风自身的降水强度。
剩余环流虽可形成强降水,但没有强风,因此应关键防范强降水带来的城乡积涝和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祸。
不只如此,农业方面也需关注“摩羯”剩余环流所带来的影响。估量9月8日至10日,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的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微风容易形成沿河及低洼农田积水、作物倒伏、经济林果枝叶挫伤和落果增多等,还会惹起水产养殖泛塘、漫塘和设备损毁。
中央气候台首席预告员钱永兰倡导,农区雨后应及时查田,渍涝地块及时排出田间积水,荡涤扶正禾苗、扶正甘蔗等倒伏作物,及时清算果树断枝残叶,损毁农田及时改种、补种,以缩小损失。沿海养殖业要做好防风措施,确维护殖水体溶氧短缺,及时排水,防止跑鱼出现;在台风事先,审核养殖设备,及时培修受损设备,扫除潜在的安保隐患;及时打捞死亡鱼虾,启动池塘清算和消毒,尽快复原消费。(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