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不展现,索取才给;有的虽展现,但隐去减少剂、致敏源
网售食品配料表遮遮掩掩,生产者如何买得安心?
律师:商家应明示配料表,尊重生产者知情权
“商品概略目迷五色,配料表却不展现,网购食品真有点不安心。”当天,刚从大理旅游回来的90后程序员小王对记者说,由于对那边的鲜花饼朝思暮想,于是想上网买点。但是,他发现,不少店铺打出“0香精”“纯自然”招牌,唯独配料表形迹难寻,只能向客服索取。有商家畅快地发上来,但也有商家回复“明天给你拍照”,还有商家只是示意“相对没有减少剂”。
记者考查发现,不展现食品配料表的现象在电商平台并不鲜见。一些耳熟能详的连锁品牌相对较为规范,但泛滥“手作”“私房”“秘制”的自制产品状况较为重大。
在一家线上售卖“自制湘西辣椒酱”的店铺内,记者在商品概略页未能找到配料表,转而征询客服,对方示意成分有“辣椒、盐、油、芝麻、十三香”,当记者关心“能否减少味精”时,对方回复“也有一点点”。
如此遮遮掩掩的商家并不少,有的店铺只管展现了配料表,但隐去了局部消息。
北京市民李女士在网上选购蛋黄酥时发现,商家仅展现了“关键配料”,包含红豆馅、小麦粉、咸鸭蛋黄、黄油等寥寥几项。经需要,对方发来了产品包装上的完整配料表,其中涵盖了脱氢乙酸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等七八种减少剂,以及“食用油脂制品”“牛奶味固体饮料”等语焉不详的成分。在配料表底部,李女士发现还有一行“致敏揭示”。
“家里有孩子,我买食品很器重成分。商家拈轻怕重,不尊重生产者的知情权,此类食品也对过敏等不凡人群不友好,甚至或许危及肥壮。”李女士感觉,线上和线下购物不应区别看待,配料表是生产者选购的关键参考,应完整地展现到网页上。
除了成分不详、含有减少剂等要素造成商家不愿被动展现配料表外,记者也看到,一些线上便利店的商品概略页只要一张图片,商家往往只拍摄产品的侧面照片,而疏忽了其余内容。
“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商家‘藏’起配料表的行为都是不被法律准许的,没有线上与线下的区别。”北京拙朴律师事务所律师谢燕平示意,依据食品安保法,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表明成分或配料表;依据生产者权力包全法,运营者向生产者提供无关商品的品质等消息,应当实在、片面,不得作虚伪或许引人曲解的宣传。
谢燕平以为,监管部门应放大执法力度,细化关系规范;电商平台应设置硬性需要,催促商家规范展现食品配料表,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商家应严厉遵守关系法律规则,准确、及时地披露配料表等商品消息,充沛保证生产者的知情权和选用权。(记者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