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散去
天空放晴
如今北京的天气
用一个词描画
热闹
诸位小同伴家里的暖气都热乎了吗?
没热的请拨96096
热了的搬好小板凳
听小编说说过去北京过冬的事儿
我们一同怀个旧
提问
到了冬天
什么物品一买买好几百块
什么蔬菜一囤囤好几百斤
(家里有老人儿的可以回去问问,
也不远,
也就十几二十年前吧)
回答
蜂窝煤 大白菜
先说煤!
在过去,京城老百姓一年四季过生存重要靠烧煤,取暖、做饭、烧水都离不开煤。特意是到了夏季取暖,用煤量更是猛增。因此煤炭运营网点普及大巷小巷,城区每个街道都有煤厂。为了保障及时供应,运煤车甚至都可以走禁行线。
从煤球到蜂窝煤
最开局,百姓取暖烧的是煤球。但煤球缺陷太多,乒乓球大小的煤球,熄灭不充沛特意耗煤。煤球炉差不多每天升火一次性——费柴,此外还会发生少量的炉渣。
从1957年到1958年,北京鼎力推行熄灭成果更好的蜂窝煤。到1988年,既能省煤又能缩小污染的蜂窝煤已占供应量的81%,这一年,市场上的煤球曾经不好买了,经常是跑几次煤厂都没货。
买煤 买没!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买煤那是要凭本儿的(定量供应)。光有本儿还不够,那只证实您有买煤的资历。要想买到煤,那得靠抢!每当“开局售煤”的告示贴在胡同口,信息便会传遍各家各户。碰上供应弛缓,居民中午三四点就得去排队预约。煤厂月初收煤款,最快也得半个月后能力把煤送到您家。
煤呢?没了
随着环保看法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看法到燃煤是形成大气污染的重要要素之一。为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品质,1998年起,北京先后实施包含强迫推行经常使用低硫优质煤等多项改善环境的措施。
进入新世纪后,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品质,市政府做出选择:扭转北京以煤为主的动力结构,建设市场化的优质动力供应体系。2001年,北京民用煤用户从高峰期间的200多万户降到60万户,民用煤供应量也从200多万吨缩小到无余80万吨。
2015年12月底,随着30万户胡同居民所有“煤改电”,东、西城的居民再也不需烧煤取暖,最后9家煤铺告别了老城区。
再说菜
说完了“温”,再来聊聊“饱”
当“双11”你疯狂血拼的时刻
四九城里的大爷大妈们也没闲着
他们在干嘛?
囤冬储菜啊
普通家庭
来上三五百斤的那都不是事儿
怪不得南边的好友会生出
“我们买菜买一顿,北边人买菜买一吨”的调侃
在过去
预备冬储大白菜那可是北京城过冬的一景儿
城里四处都能看到码放划一的大白菜
北边的冬天凛冽漫长
新颖蔬菜供应又不多
易于贮存吃法多样的大白菜
人造就成了咱老百姓看家菜
存储有考究
几百斤大白菜拉回家后,先摊开晾晒,
而后寄存起来。
住楼房的用报纸包好“锁水保湿”,
一颗颗整划一齐地立在楼道里。
住平房的,有人还会专门在院儿里挖个菜窖。
吃法最多样
食
炖煮、醋溜、腌菜、凉拌、吃馅儿
一颗大白菜在各家“掌勺”的巧手下
生出各种各样的美食
让冬天的餐桌变得丰盛
成为几代人对于冬天的记忆
“刚需”变“情怀”
随着时代的开展
买冬储菜早已不是过冬的“刚需”
更多的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念想
“买不了几百斤,多少来上两颗,
心里虚浮了,回头下雪也就不出门了”
一句话
我们买的不是菜,是情怀!
(TIPS:过年懒得买水仙的,
窗台泡个白菜帮子也OK!)
本期趣说北京就到这里
您还有哪些对于北京冬天的记忆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