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芸婷在创作中。 王仪楚 供图
中新网杭州12月29日电 (郭其钰王仪楚)以电烙铁为笔、葫芦作纸,融万象于眼,绘万物于纸。走进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深澳老街,交往的游客都会被一户挂满葫芦的房子所吸引,这就是吴芸婷的“葫来”文创上班室。
吴芸婷是葫芦庐葫芦烙画第五代传人,非物质文明传承艺术家,也是葫芦最年轻的匠人之一。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征传统工艺美术品。在葫芦自成一方的小天地里不只承载了中华传统技能,也包括着烙画匠人的心血。
初见吴芸婷,她正在案板上制造葫芦烙画,手持电烙笔,手段细微移动,伴着细缕青yan升起,脑中的创意便呈如今了手中的葫芦上。
“葫来”文创上班室。 王仪楚 供图
在吴芸婷看来,一件作品最关键的是创意。“比如一首歌,歌手不必定唱功有多好,但它能唱进人的心里;比如一幅画,或者技法上不是特意独到,然而它能让人停下脚步。我宿愿我的作品能够走进年轻人的心里。”
在“葫来”上班室,满眼都是大大小小、形体各异的葫芦,大的有半人高,小的如孩童手掌。细心看,葫芦上有山水、花鸟等中国传统元素,也有小黄人、阿狸、麦兜等动漫人物。这些葫芦或被做成手机挂件、或被做成服装配饰、或被做成桌面摆件,颇受欢迎。
2015年,在一次性偶然的时机下,从小接受传统艺术熏陶的吴芸婷接触到了葫芦烙画,立刻被这浓浓的“福禄文明”吸引,从此与“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还成为葫芦庐第四代传人、中国葫芦协会会长赵伟的弟子,系统学习了葫芦烙画。
“每周我都会飞到天津学习,在师父那里汇集了全国各地低劣的人才和作品,让我学习到了作为一名匠人应有的执着。”吴芸婷青睐称自己为匠人,她说匠人是不准许自己丢弃的,即使在疫情时期没有一分钱支出,她都没有想过丢弃。
葫芦烙画,须要百分之百的专一和耐烦,因此吴芸婷普通都会选用在夜晚或是主人少的旅游旺季启动烙画。深澳古街的环境为其提供了无利的创作空间,2018年她便在此创立了“葫来”文创上班室。
“这是一种气场的符合。第一次性走进这里,就有了深深的归属感,古朴宁静的老街很适宜咱们匠人创作。”吴芸婷说。与此同时她也宿愿在做出更多好作品的同时,用传统手艺暖和农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