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川西高原,天寒地冻,最低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37岁的中国邮政若尔盖县邮政分公司乡村投递员哈弄夺机,冒雪给同乡们送邮件。
这个被大众亲切称为“草原信使”的“80后”藏族汉子,俊朗、坚毅,略显腼腆,脸上的皱纹比同龄人看起来更沧桑。14年来,他一团体、一辆车,行程40多万公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7圈多。
若尔盖县13个乡镇,除了唐克镇由途经的支线邮车担任交接外,其他12个乡镇由3条平均海拔约3500米的乡村邮路串起,往复一趟1080公里。这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艰险的邮路,沿途普及红军长征遗址,被称为“长征邮路”。80多年来,长征精气在这片白色热土代代相传。
“暖和信使”
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西北方缘,四川省西北部,县域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仅8万多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到8人。
“踏上邮路是命中注定。”哈弄夺机很浮夸,话不多。从小在他心中,衣着绿制服、挎着绿邮包、扛着自行车跋山涉水的父亲更周,是最威风、最了不起的人。他说,小时刻缠着父亲带他送邮件是有“公心”的,由于老乡们很激情,自己偶然会获取一颗糖果。
哈弄夺机至今记得,10岁时一个冬夜,父亲送邮件摔骨折,可第二天仍早起出门:“邮件要送到乡里,不能耽误上班。”母亲望着父亲的背影只能暗自抹泪。
哪怕寒冬,他坐在自行车横梁上,都能发觉到父亲汗珠不停落下。那一滴滴汗水,浇灌了哈弄夺机心中的“绿色的种子”。2007年,23岁的哈弄夺机如愿成为一名乡邮员,从此踏上了雪域高原“长征邮路”。
年轻的乡邮员第一次性感触了艰辛:夏天泥石流、塌方,饿了吞几口糌粑面;夏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左右,路线积雪结冰,擦着悬崖开车,就算挂了防滑链,也有车滑下路基……
一次性遇险令哈弄夺机永远难忘。2018年3月,哈弄夺机在邮路上突遇暴雪,邮车侧滑退路旁深坑中,油管漏油了。“车上有一个乡的邮件要送,没有手机信号不可报急救,我十几次钻到车底培修。”哈弄夺机说,最后一次性钻进车底时,衣服和裤子被路面冻住了,只能从车底渐渐蹭进去,衣裤也留在了车底。伸直在驾驶室里的他又累又冷又饿,昏睡过去……
过后沿途寻上来的若尔盖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刘旭峰回想:“他满脸黑油,像被速冻了一样,还差点成为狼群的‘口粮’。”
2018年“双11”后,哈弄夺机和刘旭峰在暴雪中送邮件。途经唐克镇一段上坡路时,前方爬坡的大货车出现了溜车,哈弄夺机没有弃车逃跑,而是立刻倒车,“我过后下看法就想保住邮车。”他说,大车横着停在路面时,距离邮车只要约50厘米。
抵达最后一站麦溪乡时天已黑,预备前往时,突然从车前面亮起了一片光,原来是老百姓打着手电筒和手机电筒帮助照亮前路。
“几十个光点在身后,我从后视镜外面看过去,觉得那些光点如同夜地面的星星。”哈弄夺机说,那一幕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过后,坐在副驾驶的刘旭峰缄默了很久才谈话:“总算知道为什么你要那么拼命,为什么老百姓那么青睐你了。”
白茫茫的雪天,除了天上的鹰,就是地上的邮车。巴西镇镇长罗周说:“农牧民经常说,看到邮车,看到哈弄夺机,就像看到亲人一样。”
冒风雪、战严寒,哈弄夺机在乡邮路上启动着自己的“长征”——14年来,这条邮路没有一天断档。哈弄夺机开坏3辆邮车,行程40余万公里,累计投递邮件450多万件,无一件失落。
哈弄夺机的据守,离不开家人的默默付出。结婚19年,他在邮路上跑了14年,只在家里过了3个元旦。三个女儿出世时,他都在邮路上。2个老人、6亩地、10只羊,这个家是由妻子俄尖措撑起来的。
“跑乡邮要路过老家则隆村,我就朝着土坎上家的方向按两声喇叭:第一声通知家人我回来了,第二声通知他们我又走了。”哈弄夺机满怀愧疚。
邮路是孤独的,但哈弄夺机的环球很丰盛。哪里有要帮助的,他就是服务员;哪里出现了交通意外,他就是接济人员。14年来,他邮车里的干粮、品、氧气袋,在风雪暴虐的危难关头,暖和过有数人。
“带货小哥”
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备的改善,网购的“春风”也“吹”进了若尔盖大草原,哈弄夺机的邮车上,来自各地的电商包裹和走出草原的农特产品越来越多。
“包裹重要是书、文具,以及衣服鞋帽等生存用品。”哈弄夺机说,乡下的青壮年往常外出打工,老人不会用手机上网,所以他经常帮着下单,还帮老乡带。
铁布镇则隆村村民哈么泽里说:“没有哈弄夺机帮助带治肺结核的,我儿子早就没了。”
“若尔盖高寒缺氧,一年有大半年的期间会下雪,只要邮政把快递包裹投递进村。只管一些偏远的邮政所盈余,但为了外地百姓,邮政人不时据守着。”哈弄夺机自豪地说。
如今,若尔盖全县每周5班到乡镇、每周3班到村,重要乡镇的小型仓储逐渐搭建,各种默认化设备设备将陆续投入,若尔盖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已初具规模,广泛服务“最后一公里”疑问正在有效处置。
中国邮政团体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廖涛示意,不时满足人民大众用邮新需求,是新时代邮政人的使命担当。
“如今包裹越来越丰盛,像吉他、化装品、宠物食品等都有,每趟投递基本上都要装满一车,有时还装不完。”哈弄夺机说。
2019年的夏天,哈弄夺机在乡邮路上听到老乡玛依足埋怨:“刚下山的湿贝母元左右一斤,两口子一周才干够挖到1斤多,这么好的物品没有开售渠道就卖不起多少钱。娃娃还在上学,急啊。”
那些天,老乡着急的样子不时浮如今哈弄夺机的脑海里,故乡这么多优质农畜牧产品,是不是可以在网上帮他们开售?于是他无看法地关注电商。
2020年1月,哈弄夺机经过自考取得国度开加大学行政治理专业专迷信历,还买来《乡村电商》等书籍学习。2020年底,他成立了“哈弄夺机电商上班室”。
往年3月,哈弄夺机开局了第一场直播带货,发售牦牛肉干、奶粉和外地老百姓做的酸菜、干菌子、苦荞面、糌粑、沙棘、雪梨膏等产品。近期,记者“围观”了哈弄夺机的第三场直播。坐在直播间里的他,说起故乡的产品一五一十:“咱们的牦牛吃的是中草,住的是景色区,喝的是矿泉水。”一个半小时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3万人,开售1000多件产品。
“希望经过网络,将故乡更多更优质的农畜牧产品带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哈弄夺机信念满满。
长征邮路上的“白色传承”
父亲当过兵,哈弄夺机听着红军长征故事长大,从小就有英雄情结。令他兴奋的是,长征邮路上就有很多英雄传奇。
若尔盖县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三过草地中最艰辛、最悲壮的地域,不少红军兵士长眠于此。如今,若尔盖县境内保留有包座战斗、巴西会议会址等反派遗址、遗址28处,白色文物380余件。
“我所跑的乡村邮路叫长征邮路,《七根火柴》《金色鱼钩》等故事就出当初这条路上。”哈弄夺机说。他每天走过的草原牧场、林海村庄、沼泽湿地,都有红军的足迹。
2001年,哈弄夺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放开书。“入党是我的现实,也是父亲的希望。父亲经常教育咱们,共产党员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人。”哈弄夺机说,小时刻,他有次问父亲:“这么累为什么还往下个村子赶?”父亲笑着回答:“同乡们还等着我呢。”
2003年7月,哈弄夺机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小时刻的“公心”已悄悄变成了共产党员的初心。
若尔盖草原人造风景旖旎,吸引了泛滥游客。哈弄夺机经常客串解说员给游客、邮路上的同乡们、“00”后的孩子们讲若尔盖的长征故事。令他欣喜的是,大女儿仁青卓玛前不久在学校递交了入党放开书。
哈弄夺机有不少好友跑运输,一个月能挣几万块钱。很多人都劝驾驶技术好、路况熟的他换个更挣钱、更轻松的上班。
哈弄夺机拒绝了:“邮车上有党报党刊和机要文件,还有下乡的工业品、进城的农牧品。能为同乡们做点事,我的生命会更有价值。”
已取得“全国邮政行业休息榜样”“全国五一休息奖章”等荣誉的哈弄夺机,仍像格桑花一样坚韧、坚毅,于风雪中在高原上据守。
在哈弄夺机看来,这条长征邮路曾引领反派先辈走向胜利,如今承载着故乡人民对美妙生存的向往。“想想就义在这里的反派先烈,再大的艰巨也阻挠不了我沿着长征邮路不时走下去。”(袁波、高搏扬、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