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游客多了口袋鼓了 吉林延边民俗村展特征换新颜

光东村的稻田风景。 高龙安 摄

中新网延边8月2日电 (高龙安薛栋栋)杨丽娜屡屡想起十年前,初到光东村搞农村旅游时的情景,都会不由慨叹“自己的胆子太大了。”

2011年春,26岁的杨丽娜在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延续调查了几座村庄,一心想要找到一处适宜开展农村旅游的中央。彼时,农村旅游在延边还未兴起。“游客都是奔长白山去的,很少有人走进沿途的村庄,更不用说住宿、吃饭和了解外地特征了。”

理想上,那时的杨丽娜自己也不清楚,农村旅游究竟要怎样搞,甚至能不能搞成都是未知数。但直觉通知她,村容整洁的光东村就是她不时寻觅的“风水宝地”。

外地民俗村一景。 高龙安 摄

杨丽娜从小生存在长白山下,也有向导的上班阅历。在她眼中,光东村极具朝鲜族特征,又有一望无际的稻田风景,这些都是游客眼中的热点。

杨丽娜的第一项“工程”是将村里旷废多年的校舍装修成餐厅。那时,她的钱是七拼八凑借来的,光是装修就投入近100万元。餐厅赶在暑期客流来到前开店了,接上去,杨丽娜每天5点就要到村里布置上班,而后跑到延吉,与各家游览社沟通业务,下午吃“早饭”关于她来说是常事。

随着外地政府放大搀扶力度,农村旅游产业渐成规模,游客数量年年攀升。其中,浙江、江苏、广东等南边省份的游客增长显著。

光东村党支部书记玄杰说,这几年,他们应用闲置资产重点打造了一批民俗旅游名目。村里建起了一排排白墙青瓦的民宿,组建了朝鲜族歌舞扮演队,修建了稻田小火车和观景台,还种植了巨幅稻田画。

很快,光东村成了远近知名的民俗旅游村。去年,全村应酬游客38万人次,旅游支出140多万元。

最近几年,和龙市的农村旅游产业越发风生水起,在外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许多村子经过招商引资的模式吸引到了旅游企业。金达莱村党支部书记吴振镐引见,他们经过“村群体+企业+农户”的市场化经营模式,重点开发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文明文娱、冰雪文明等特征旅游名目,如今全村共有旅游企业7家,民宿130余间,可同时应酬游客住宿450人,还带动村里百余人务工。

“和龙农村游一年四季都有亮点,春季踏青赏花,夏季纳凉避暑,春季丰农观叶,夏季玩冰戏雪。”和龙市文明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金松哲说,目前该市完成打造了金达莱村、光东村、延安村、柳洞一汽小镇等10处旅游民宿基地,领有高规范民宿500余间,同时,外地还在鼎力推动农田采摘体验、农家乐等名目,促成外地农村旅游产业高品质开展。(完)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