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16时56分
载着460名插秧客的K5161次列车
从黑龙江省绥化站驶出
开往三江平原方向
这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团体有限公司
延续25年开行插秧专列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域水稻种植面积广、质量优异,食粮总产量占全国九分之一,是我国关键的食粮主产区和商品粮消费基地。每年春耕节令,少量待业人员来此启动水稻备耕、插秧上班。插秧客打工20多天,可支出近万元。
为服务待业人员出行,2000年,哈尔滨局团体公司开行首趟插秧专列,25年来运送近190万人次返回三江平原从事插秧上班。
“2000年以前的时刻,车站前广场三三两两,插秧客手里拿着干粮、背着行李卷,就像搬家一样。”51岁的绥化站客运值班主任赵业胜每年都介入插秧专列服务上班,对当年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2015年绥化站站房扩建,客容量参与500人次,同时燃煤绿皮车更新为空调车,后又实施电子客票业务,待业人员不用排长队取票,间接刷身份证进站乘车。”服务设备的完善,让赵业胜语言中透着快慰。
齐齐哈尔客运段K5161次列车长陈勋介入10年插秧专列服务上班。据他引见,当年插秧客们背着大包裹,揣着馒头咸菜,出行中透着困乏。如今很多人买卧铺,到餐车点菜,衣着也很时兴,这是日子越过越好的意味。列车上的服务在这些年也提档更新,让每团体出行愈加忧心。
为提供更好的服务,列车上多年举行招聘会,张贴招聘消息,繁难待业人员咨询;请专业律师上车停方法律课堂,遍及休息法;约请农技专家举行农业常识讲座,为待业人员教授农业消费常识。
往年,插秧专列上安顿了主题车厢,组织红十字救护员在列车上解说防止腰部扭伤及扭伤的解决方法。列车上还预备了装有编织袋、充电宝、剪子、针线包、手电筒等东西的便民服务箱,为有须要的旅客收费提供。
往年,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和哈尔滨市周边估量有4万名待业人员乘坐火车赴三江平原插秧。哈尔滨局团体公司深挖运输后劲,提升运输打算,继续开好插秧专列;依据客流状况,采取“一日一图”灵活调整运力,经过增开列车、加挂车厢、延伸专列开行期间等措施,满足春耕消费人员出行需求。
“绥化是农业大市,平均每年到三江插秧待业的农民就有2万多人,可成功劳务支出2亿多元。铁路部门开行插秧专列,为待业人员提供安保有序、舒心疏通的出行环境,关于服务中央经济开展和民生保证作出了关键奉献。”绥化市农业乡村局四级调研员杨大权说。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记者站(哈尔滨局团体公司融媒体核心)
文图:胡艳波 康健 何佳曦 马瑞金 李鑫 周晓舟 徐率 楚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