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外企和国企哪个更好

独生子女,我写过《 独生子女如何选择定居城市? 》,这是他们刚毕业时就业指导思想的第一步。但是,也要区分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独生子女,参考这篇《》,还有挑选另一半时,看《 挑女朋友,是找家里有哥哥的好,有弟弟的好,有妹妹的好,还是独生女好? 》。

整体来说,我的职业思维中,对给出了职业道路的优先顺序,建议如下:

老家体制内>大城市体制外高工资>大城市体制内>老家体制外>异地小城市体制内>异地小城市体制外

光这个公式,其他地方你是找不到的,是我从2001年统计到2021年追踪了差不多20000个真实的大学毕业的人,才得出的结论。

同样的,对于,我也有职业道路的推荐顺序,尤其针对家里有弟弟的情况,建议如下:

大城市体制外高工资>大城市体制内 >老家省会体制内>老家省会体制外>老家县城体制内>老家县城体制外>异地小城市体制内>异地小城市体制外

以上这8个顺序,对于家里有弟弟的男孩尤其女孩,是最好的参考建议。实际上也好理解,你按照城市来,再去分体制内外。跟远嫁一样,异地小城市远不及老家,老家小城市不及老家所在省的省会。

第三点,老家省会不如大城市,这点比较难理解。你记住,你女孩从黄冈跑到武汉,你也是一辈子逃不开做扶弟魔的命运。再说,我们离开省会去一线城市,并不是逃离,而是更有能力去扶弟。扶弟哪怕扶哥、扶姐、扶妹,更主要是金钱上的扶持。最怕你这,届时不是等着被感激而是被埋怨、挨骂。

北上广深杭苏才能提供高工资,所以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这6个城市优先于老家省会。无论选择他们的体制内还是外,都可以满足你远高于老家和老家省会的收入。

举例来讲俩知识点,如下大家看下,我们一个应届毕业生群友,她俩工作的选择,老家年入9万和上海20万,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个?

很明显,应该选上海法院。但是,你别被其他人左右了你的抉择,你看,你都还没入职,未来的一个学姐同事,就开始了。

至于这个学姐为何不愿意你留在上海,很多原因,你留下来就是跟她全面竞争,从各个方面。此外,她也许各种方法刚买了房,不希望看你也达成,你走弯路才好,这是她的潜意识。好像学区房对她不贵一样,她是能吓退一个是一个。

当然,这位群友并没有说是哪个地方的学姐,也许是老家法院的学姐,也是忽悠你回去,目的还是让你走弯路。 学姐自己后悔了,但是希望你学妹继续重复她的弯路,并且越弯越好,比她的还要弯路十八弯。

一句话总结,无论是上海还是老家的学姐,都会忽悠你走后悔的方向。也不是人之初性本恶,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使你问师兄,师兄也不会给你建设性答案,他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你漂亮,他就建议你来;你不漂亮,则让你有多远滚多远,但会伪装成“为你好”。

这跟我们 工作后要不要提升学历 一样,这个世界上无论你请教谁,学历从小学到博士的长者,等等,99%的人都会告诉你不应该提升学历、工作后的学历学位没有用、白花功夫、还不如提高能力。

大家也别憎恨谁或者抱怨社会,这就是个常态,普通人一辈子会走无数弯路,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后悔的一辈子,也是贫困的一生。

最后,今天我们的重点来了,是讲“ 大城市体制外高工资>大城市体制内 ”。

你要明白,即使是大城市体制内的工作,不出意外你是发不了财的,而且刚开始的工资比较低,你享受的是未来的稳定、不被裁员、相对避免了中年危机。所以,当你家里所谓的“兄弟姐妹一大把”的时候,甚至父母在老家卧病在床、兄弟姐妹有受伤/残废/先天残疾的,你还跑到大城市体制内,就为了享受五天八小时中很多时间可以摸鱼、周末和下班后的闲暇?那你就是太不应该了。

这种人一般比较自私,跟如下毕淑敏先生所述的情况类似,大家来欣赏下: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奉献的大师?”

大家再看这位《》的女孩,家庭特别贫困,老家还有1个姐姐2个弟弟,姐姐身有重疾,母亲被车撞还残疾了,父亲没有收入,她毅然辞去了老家的公务员工作,跑去宁夏的小县城国企上班去了,美其名曰为了爱情。现在被男朋友一家虐待,跑出来了,但不知何处去,来请教我“下步怎么办”。

这种,我说起来是说她不懂得求职、未来的职业方向积重难返,其实我是说 她的自私已经积重难返

我幽哥不是道德绑架,我只是说你在家里学历最高、手脚最健全、最为年轻有劲头,你不该跑到异地城市体制内去稳定的穷。你这对家庭也太不负责了。即使大城市的体制内也有待商榷,何况你是去了十八线的小城市国企,就拿着每月两三千块的工资。

大家这里注意下,即使在大城市,体制内也分 公务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大国企、地方国企、国企子公司、孙公司、驻外岗、出国岗 ,等等。你进了公务机关、好的事业单位,都还可以理解,你特么的 去了国企子公司,还当作自己上了车 。你是有多笨还是多么自私?

我们星球里这样的女孩男孩都有,他们在大城市的国企,工资比较低或者中等,但是津津乐道于自己不用加班、上班时间一半可以摸鱼。这种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你要想想“兄弟姐妹一大把”是什么概念,父母的经济压力多么大,你就一个人躲在大城市体制内偏安一隅?

这些人很会安慰自己,说“我有时间开发副业”,其实他们工作之余发展不了啥副业,工作之间也不忙。不忙就想什么呢?想着读研、考证、学外语、学技能都还算好的,关键他们开始琢磨 如何攀个高枝来改写人生

当然,世事无绝对,如果老家经济情况尚可,即使你有弟妹还在上学,也是可以待在大城市体制内的,尤其做公务员。

我要提醒的是,你别走太大的弯路,比如你想利用体制内稳定的工作来在相亲中获得大城市本地男的青睐,这个不是不可,但要侧重你个人婚前财产的积累。别搞了半天,你不但老家一分钱不给、担着“不孝顺”的名声,且为别人提供了装修费。

例子举过了,你盯着一线城市3套房的家庭,你居然得到的有如下这些:

妹妹啊,你就别贪图别人家3套房啦,本身就跟你不相关,将来很容易净身出户。你还不如找个婚前没房或者愿意跟你一起买房的男孩,这好歹彩礼和酒席也都会有,父母、娘家那边说得过去,自己也对得起自己。

但是,凤凰女跟凤凰男还容易彼此看不上, 大城市本地找不到有房的,他们会追而求其次选择老家房子多的 ,你看如下案例。

老家湖南的这位女群友,家里就俩妹妹一弟弟,她看上了老家河南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男孩父亲在老家体制内,3套房,2套商铺,而且只有个妹妹也不会争夺家产。看起来还不错。

不得了,这男孩还得5年后才毕业,因为要读博士。首先,这位男朋友毕业时会不会留下来都成问题;其次,博士不一定31岁能毕业,且比方说毕业3年后34-35岁他愿意谈婚论嫁了,就会娶你不,届时你也33-35岁了;再说,他老家那些房产又不值钱,还有一套在还房贷,连研究生读书的钱都在薅公家的羊毛,这一家以后还不知道怎么算计你呢。

你这是找错了对象,赶紧分手为好。你以为占了便宜,其实你是落入了别人的彀中。你本想改变命运的,哪知道墨菲定律,越想白得越不能翻身。

你可以分析下自己真实的家庭情况,你父亲也是做生意的,为何一点首付款都不愿意提供给你呢?如果你这体制内只是小国企或者地方国企子公司、工资才年薪十来万,我看你还不如去体制外,996加班也可,争取年薪30万,未来再跳50-60万甚至更高。现在你的心思就不对路,主要在研究如何找到金龟婿,这是自己的行动在躺平而心里却想着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当然,本文不是批评谁,很多人也是看了我的文章才知道体制内好,但我不是让你进了大城市贪图某个国企不加班而稳定的穷,这是个误区。

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你在大城市体制外拿高工资,正常来说要排在体制内之前,尤其家庭贫困、助学贷款都还着吃力想赖掉、老家兄弟姐妹一大把、你是个老大、亲人有残疾你的工资还很低的人。

刚毕业的人一定要记得这一点,因为你还有机会改变,此外,刚毕业的人最容易踏入这种一刀切的概念误区:

以上这些判断都是傻得不要不要的,但他们会用自己的多年青春去验证,最终吃了苦头、青春没了,然后来检验出来当初“听了网上哪个傻逼幽哥的话,进了XX行业,其实一点也不好!”

大家看到没有,这是自己的认知浅薄,用边缘来以偏概全取代个人情况,从而花几年青春证伪,为了他当初断章取义的肤浅理解来找理由。你更要与时俱进,比如有人工作多年,突然看到我的文章算出来TA的城市选错了,TA就立马要从B城市换到A城市。

城市打分表我主要是给应届生设置的,你毕业多年,时间不对,并且也没有考虑你的个人情况,你轻易换了城市,然后一旦不适应,你就会证明我的表格是错的。这有什么意义呢?你要在现有基础上去改善,而不是凡事都推倒重来。一点灵活运用的精神都没有。

最后,提醒大家,去一线城市进体制内还是去体制外,是进国企、外企、民企还是私企? 首先看你老家有没有兄弟姐妹,这决定了去不去的问题,再看工资高不高,这决定了去什么性质的单位。

但无论如何,非独生子女,尽量别进大城市躲在某某号称国企的体制内,稳定地穷着。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