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主要内容20字
公元二世纪末,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因为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
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最后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于是,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本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魏军逃跑。
扩展资料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
于是,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
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yan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400字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0字左右)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yan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很抱歉!没有二十字,请见谅!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不要太长50字 )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火烧赤壁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火烧赤壁的疑点
1、赤壁大战的军事将领损失几乎为零。在我国的历史记载里,赤壁大战空前惨烈,但是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战争双方在战争里没有损失一员将军,很是诡异。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400字
2、赤壁之战后,孙权没有对周瑜,鲁肃等人进行封赏。一般情况下,胜利的一方都会大肆封赏,可是赤壁大战后,孙权对谁都没有封赏,让人费解。
3、东风的重要性值得怀疑。在我国历史记载里,都把东风当作了火烧赤壁的必要条件。可是实际上,火攻和东风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东风抵不住江流。
4、在火没有用于军事的三国时期,将没有人防护,长期浸水的船只烧着应该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火烧战船值得思考。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30字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曹操因为北士卒不适应坐船便把船的首尾相连好让船连成一片平地,但是这也引来了危机。借着大好时机孙刘联军假装投降,用火点燃了曹军所有的船,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赤壁就这么发生了。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400字
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08年,简要的说,这是一场孙权与刘备联手在赤壁一带共同打败曹军的战役。当时孙刘联军的兵力为5万,而曹军的兵力为20多万,从兵力上来看曹军是必胜无疑的。可是因为曹军的大多数士兵不适应水土,加之孙刘联军的智取导致曹军的损失非常惨重。
火烧赤壁主要内容
在三国时期,曹操打算征伐东吴,东吴孙权就和蜀国的刘备对抗曹操。同时蜀国庞统出了连环计,计曹操将所有船只连在一起,而后,周瑜提出火攻的计策,再加上诸葛亮借助天时,借来了东南风,最后,火攻曹操的计策成功,曹军大败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不要太长50字 )
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